Tuesday, February 23, 2010

《老师父》



一位小时候的童年玩伴,
和我一起打球的其中一位玩伴。
来到我家见着了我的父亲总会
叫上一声“老师父”。
童年小时老爸从没指点过我,
少年时却跟了一位女师父学球艺,
我想他是不知道有这回事的。

印象中童年时候老爸好像曾有和我打过球的,
鲜少握球拍的老爸即不是高手,
又对打球兴趣不高,
那位算是亲密的玩伴何以称呼老爸为老师父?
我也不太了解。
可能是他曾看过老爸和我打过球,
可能他见着我小小年纪即有这般球技,
定然是有人在从旁指导。
是的,小小年纪个子小小的我
时常和大人们打球,
大人们也讨不到几多好处。

老爸糊里糊涂不明不白地被我童年玩伴
称为老师父,
哎...只怕我老了也没能被人灌上这个名称呢。

Monday, February 22, 2010

《走火入魔》



所谓的走火入魔,
是对某项事物的要求与执着,
这种向更高峰的自身要求
产生了对到达某个境界的执着,
对某项事物的过分着迷,
不惜用上一切的方法
以达到一种境界。
这种追求一种境界的行为甚至到达了
被一般人认为癫狂状态。

走火入魔真的这么可怕吗?
从戏里或武侠小说里可以看得到许多武林高手
练武练到走火入魔的都是坏人,
他们使用达到的超高境界伤害好人。

走火入魔纵然是可以伤害自身的肉体与精神,
众多戏里的走火入魔并没有描述
只伤害到自己但却没有伤害到好人的剧情,
一般都是即伤害自己又伤害好人的描述。

对某项事物日以继夜尽心竭力的锻炼,
试图得到更高的武学领悟,
通常都能到达某个高境界,
我们在戏里或武侠小说里
好像没看见过只有三脚猫功夫的会走火入魔。

某个高手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但就是遇上攀登更高境界的瓶颈
而走到了死胡同里,
纵使不能达到,
如能流传下现有到达的境界,
让后人继续发掘专研,
走火入魔也未必只有可怕又无贡献的东西。

赵文卓主演的电影《苏乞丐》里,
坏人的一方被描述为典型的走火入魔;
好人的一方对某种境界的追求,
追求过程的行为有点幻妄,
根本没有武神的具体存在,
有的只是精神目标设立的一种突破,
试图实现现实里的跨越,
如也被称为走火入魔,
那么这出电影打破了对所谓走火入魔的惯性定义。

我们看到“入魔”的字眼,
顾名思义,
都会灌上邪恶的行为。
电影《苏乞丐》里,
对走火入魔有着焕然一新的诠释。

Monday, February 8, 2010

《逼自己,是一种锻炼》


常看到球友在迁就不到自己力道的时候
就选择轻松自己的力道击球。
第一粒球迁就不到自身的发力就放网前,
第二粒球还是迁就不到也放网前,
第三粒球还是迁就不到也还是放网前,
对手已在前面恭候球的驾临,
危险!


我时常提醒他把球往后场送。
后场球是最奇妙的,
它是防,也是攻,
它是柔,也是刚。

就只这么一招,
就能赢取很多场球。
就只这么一招,已够吃。

但他还是这么一个模式(Pattern),
只把球往网前送,
也就送掉许多分数给对手。
他不是不听劝告,
而是他力所不从,
原因是太“疼惜”自己的身体了,
这样是运动不到的。

即使是迁就不到自身的发力,
请不要“疼惜”自己的身体,
逼自己硬要做到自己脑袋里的指示,
这就是锻炼,
锻炼自己的毅力,
锻炼自己的体力,
锻炼自己的速度,
锻炼自己的控球,
水平实力的提升,指日可待。

他也曾埋怨就只这么一招,
打球不是乏味沉闷?
哈,就这么一招也打不好,
如何指望招数能打得变化多端?
他所谓的招数多,但劲力不足,
也就是杀伤力奇弱,
杀不了对手反而频频中了对手的道儿,有何用?
再说懒人打球力道不够,
许多招数要力道的辅助,
体力不济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发招,
说什么招数变化多端?

这一招,
很多道理在内,
我只要他练这一招,
当然是有原因的。